“十四五”产业经济路在何方?经济学家产经会上“论剑”

2020-12-21 19:37:49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十四五 产业经济路 何方 经济学家 产经 会上 论剑 步入 431
步入“十四五”新时期,什么是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新方向?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在京举办,多位经济学家就“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之路各抒己见、展开探讨。

步入“十四五”新时期,什么是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新方向?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在京举办,多位经济学家就“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之路各抒己见、展开探讨。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围绕“工业如何支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发表了主题演讲。史丹认为,步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如何保持工业占比的稳定,第一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是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打通创新链,强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新型工业化将为工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史丹表示,因为传统工业化中有些工业已经走到生产峰值,下一步将要利用数字革命,给工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数字革命将能实现生产智能化、分工网络化、产品制定化、过程绿色化等。

数字经济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的形势下走出了逆势增长态势,由此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表示,尽管目前对数字经济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作为一种新业态,它主要体现在渗透效应、替代效应,以及产业的关联效应上。“数字经济本体规模不大,但是对各行各业都有渗透。”张辉说。

在分析目前国内国际数字经济发展布局上,张辉认为,美国与中国在数字经济上领先其他国家,数字企业及独角兽方面,中美几乎包揽了前十。在国内,第一阵营包括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第二阵营为福建、四川、山东。其中,北京具有较全面发展的优势,上海以软件为主导,深圳则主张软硬结合。

疫情之后,双循环新格局也一直是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话题。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泽通过“需求侧产业升级动力”这一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于泽表示,未来要实现双循环格局,维持我国制造业产业占比基本稳定,并优化产业结构,更多的是要进行市场化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价格信号的作用。比如,通过要素市场改革,调整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进步的速度。

热点推荐
  • 【文化产业】“十四五”文博事业:成就、挑战与“十五五”展望

    文博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展望“十五五”,文博事业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肩负起新的使命与任务。

    2025-08-25 16:08:52

  • 【智库观察】“十四五”成就与“十五五”展望:人才科创金融持续发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十四五”成就与“十五五”展望:人才科创金融持续发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2025-08-20 10:08:36

  • “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成就、挑战与展望

    【文化产业】“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成就、挑战与展望

    展望“十五五”时期,文旅产业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2025-08-14 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