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尔翔:“域富论”理念下产教融合模式的深化

2019-12-24 16:02:15 423
TEF(信息技术、教育、金融)产教融合“统一场”理论,认为产教融合离不开三根“柱子”:除了“教育产业生命链”外,一个叫做“教育金融制度链”,一个叫做“教育信息技术链”。认为只有“三链融合”才能有效推动“产教融合”的实现。

最近,国家连续出台产教融合的重要文件,加快教育治理模式转变,引入企业等主体参与办学,将教育和产业统筹、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统筹。然而,由于产教融合前瞻性理论研究不足和可供实践探索的实现模式的匮乏,影响了产教融合政策的推进进程,并可能带来重复建设、改革空转、偏离初心以及新的“两张皮”的结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image.png

一、当前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彻底将世界推入“ 马尔萨斯陷阱”,从贸易摩擦、技术摩擦,再到贸易战、金融战,不排除摩擦的继续升级。美国扮演了割断全球 “产业生命链”的角色。中国需要战略提升经济的“自洽度”,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急需教育提供创新、创业和工匠类人才。

党和政府已经进行了及时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发展的精神表明,创新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国务院出台了系列《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然而,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亟待优化。比如,缺乏产教融合机理的研究,没有形成教育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的有效机制;缺乏“投资于人”的金融制度安排,缺乏教育成链动力机制的研究;教育数字化在教育及其金融决策中运用不足,产教融合缺乏金融和智慧化支撑。导致“产教融合”两张皮。

二、TEF产教融合统一场理论

笔者提出TEF(信息技术、教育、金融)产教融合“统一场”理论,认为产教融合离不开三根“柱子”:除了“教育产业生命链”外,一个叫做“教育金融制度链”,一个叫做“教育信息技术链”。认为只有“三链融合”才能有效推动“产教融合”的实现。该理论有如下几个特征:

(1)构造绿色“教育产业生命链”闭环

完整的“教育产业生命链”包括“教育环节”和“产业环节”。所谓绿色“教育产业生命链”指的是通过促进一定区域内某一产业链的完整和紧密融合,取得协同效应和系统效应,保障价值实现的稳定通畅,形成市场解决供给侧问题和需求侧问题的自然机制,节约政府微观干预的成本。

“教育环节”的核心是“教育链”,即主要由偏好和潜能的甄别、个性化教育决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实施过程、人才的上市与重置等几个环节构成。当下教育缺乏对“教育成链”的认知,导致“教育链”简化为“教育实施过程”,埋下了“产教”不能有效融合的隐患。健全教育链环成为当务之急。

“产业链”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新型产业孵化链”,后段是“成熟产业供应链”。前段又由创新链和基于创新的创业环节所构成,创新链则由“创幻、创意、创知、创技”构成。前段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创业成功表明新产业消除了市场风险,可以持续运营,对技术创新要求下降,主要需要工匠人才“守业”。

产和教之间的关系是:“成熟产业”引导工匠类人才的培养;创新和创业人才的供给则创造“新型产业”。不管是综合性学校还是职业学校都需要创新、创业和工匠等三类人才的培养。就终身成长来讲,教育既是成才前又是退休后两个阶段的函数,这些都会影响个体成才与国家人力资源的决策。

(2)投资于人的绿色“轻金融”设计

教育资源配置的根本不是简单地办学校,而是通过“投资于人(学生)”,形成学生成长的创新动力机制。财政资金、慈善资金、助学贷款、网络贷款等资金形式,不仅量不足,而且缺乏风险分担机制,缺乏增值服务机制。学生金融可以细化为创新型、创新型和工匠型等三类金融合约。

金融的本质是货币与“反制力”之间的交换,“反制力”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抵(质)押、担保、供应链金融,第二种是较为传统的政府型系统性信用资源,第三种是创新型的市场型系统性信用资源。当前学生前两种信用资源,第三种信用资源将成为学生金融的创新性来源。

“TEF统一场”将“产教融合链”置于“场域”内,通过俱乐部福利、声誉福利、成本福利、金融福利来增加这个粘度,增加学生与“场域”之间的粘度,并将粘度转化为对学生的信用额度,进而再通过劣后机制调动整合更广泛的社会资金。创造学生金融“反制力”,是金融供给侧创新的重要实践。

由此可见,所谓绿色“轻金融”指的是不靠传统的基于财富的抵押金融,而是依据学生未来的增长潜力进行融资,使学生得到充足的成长资金,得到充分成长;其中在逻辑上的学生股权投资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制度基础,促进投资于人理念的落地。促进教育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3)绿色教育数字化

不管是“教育产业生命链”内部的交易,还是“链内主体”与“链外主体”之间的金融交易,都离不开充足的决策信息。决策信息的前提有两个:一是“教育产业生命链”的“数字化”,保障信息的充分性。二是对“教育产业生命链”中容易发生委托代理问题的主体的辨认。这种辨认也将促进教育市场的良化。

“TEF统一场”模式将“教育产业生命链”的交易主体纳入“场域平台”中进行生产交易观察,为教育数字化提供了制度基础;平台采用了“双层测度管理机制”:先基于教育活动,然后基于教育金融活动,分别以德为前提,辅之以道,将道德指标分为及格、不及格、突破底线进行测度作为分级管理的依据。

将教育活动的“道德及格者”置于“TEF场域”内;对于突破道德底线的教育行为者则以健全的教育法律加以惩罚;教育行为中“道德不及格者”既不是政府的直接干预权利,也不是市场“TEF场域”的管理责任。如果法律足够严明,场域福利足够多,“道德不及格者”就会进行行为的自我良化。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深度介入,促进了产教融合的数字化,而且可以有效促进教育、产业及其融合的资源配置。具有良化教育行为和教育金融行为的功能,使得教育相关行为不再盲目,避免了尝试给所有的交易者特别是学生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教育的智慧化使教育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精准就业。

三、TEF产教融合“统一场”的操作模式

TEF产教融合统一场理论为构建统一融合的操作平台提供了理论支撑,该融合型操作平台调动了信息技术和金融制度技术,融合性地支持“教育产业生命链”,深化产教融合。

image.png

1. 产教融合落地实践的平台模式

TEF产教融合落地采用“母子平台联动模式”。形成各校产教融合的相对独立性与全国全球产教融合的共性资源相结合的“双层运行机制”。每一个学校可能与一束“产业生命链”相链接,生成一束“教育产业生命链”,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校子域,这个子域是实体学校与产业的“云端映射”,是学校资源的数字化及其生活、学习、工作、金融交互的决策平台。

以学校为单位的产教融合子平台可以联合起来,在统一的母平台上运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各个学校所涉及的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共享,也有利于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取得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和互联网效应。大大节约教育资源,深度解决教育资源多寡和教育质量不均衡的问题。

2.产教融合的“三大功能支柱”

分别成立三类机构,分别履行“三大支柱”的功能。

一是成立基于“教育产业生命链”的资源分析整合机构。该机构将负责牵头促进学校与业界之间生命链的衔接整合,建立“校内工作站”、“业界研究院”,负责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整合。

二是成立基于“教育信息技术链”的信度分析测度机构。该机构将负责外包整合市场上的联通、数据、区块链、AI、人机交互类的公司,对产教融合链中的各种交易道德进行分析汇总。

三是成立基于“教育金融制度链”的资金动员整合机构。该机构负责开发“TEF产教融合域”福利,做大粘度和信用额度,为域内主体提供债性、股性、基金、证券化等多种金融产品。

3.实施“点状大师”计划

师资是教育业的“动产”资源,整合成本最低,应当作为校际教育资源整合的起点。事实上,慕课、微课程已经大量上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只是实体课程的“线上化”,离课程、师资、学校、学生资源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还有相当距离。 “慕课”的升级版主要是实现课程的微分化和师生角色的互换化。

“TEF域平台”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行微积分化机制,一门课“微分”为多个知识点,“积分”为多种课程。打造“超身份”课程,不管教师还是学生,由市场通过水平来遴选讲授者;打造“超个体”课程,讲师发挥绝对优势或者比较优势,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讲师联合完成。

课堂讲授采用“蹡蹡四人行”模式,打造基于产、教、政融合的“四位一体”内容呈现模式。每一个知识点有四个角色:学生提问,教师阐发理论,业界精英谈案例操作,政策界人事谈规定。这种的课程具有将产教融合缩微集成的特征。这种课程既适合于教育中的“学中干”,也适合产业中的“干中学”。

四、政策建议

中美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模式、理念、理论的竞争。“TEF产教融合域”作为“教育业生命有机体”,努力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模式之一,该模式对于优化教育生态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其一,该模式通过“产教融合生命链”的价值最大化来实现链中个体效用最大化的更大化。深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促进经济基于产业跨区域贯通整合,为“国富论”向“域富论”转化,打通国际人才成长共赢脉络提供了制度基础。

其二,基于道德是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以信度作为主体合作的依据。有利于“全球良币驱逐劣币市场”的形成,深度快速促进全球化新浪潮的形成,促进教育和产业资源全球化高质量配置,促进中国掌握制定全球统一市场标准的权利。

其三,全面整合动用五种信息技术,推进经济的数字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向“算法经济”、“科学智慧决策化”过渡,有利于促进经济向“道德经济”过度,有利于减少产业交易和金融交易的盲动性,从而减少生产和交易的成本、风险。

其四,道德域的构建具有“孵化制度”的意义。一方面分担了政府不便于在法律之外进行经济道德监管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市场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企业微分化,减小企业的管理成本,形成产教融合基于政府市场合作的PPP机制。

总之,“TEF产教融合统一场”最大的特点在于动用了自然信息技术和金融制度技术,为产教融合的落地和深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绿色制度平台。既体现了政府的战略决策功能,也发挥了市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效用最大化,而是教育、产业、信息、金融跨界融合的“域生命体”的效用最大化。

为此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成立专门的组织和研究机构

命运共同体的落实需要多领域的深化研究与有效实践,产教融合是其中提纲挈领的重要命题,建议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牵头实施并形成高质量的产教融合研究成果,组织各种力量进行试点实验。比如可以先行成立“TEF产教融合研究院”。

2.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理论研究

产教融合的后续政策必须要有严谨的理论支撑。产教融合可以立项的课题有:教育成链的链环构成及其动力机制;产业孵化链的链环构成及其动力机制;产教融合的顺序和逆序互动机制;产教融合的智慧化;产教融合的金融支持机制。

3.进行特定产业的“沙盒实验”

选择战略产业,就“产教融合TEF域”“母子双层运行机制”进行“沙盒试验”,以免观察期不够而造成损失。可以选择的产业为:芯片、医药、数字货币、新金融、教育,以及需要战略控制的产业的产教融合平台。

4.加大研究实验的激励机制

“产教融合”的深化研究与实验实践意义大、系统性强,需要跨界深度融合创新,需要整合各方资源。需要多元化经费支持体系,可供选择的资金支持模式为财政支持、部委专项支持、政府引导基金、无息贷款、专项基金等。

image.png

(作者:窦尔翔,北京大学教授,国声智库“域富论”专项课题组组长)

热点推荐
  • 第七届丝博会今日在西安开幕 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办会模式

    【智慧城市】第七届丝博会今日在西安开幕 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办会模式

    本届丝博会将举办线上展,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办会模式,为国内外展商提供线上展示、观众线上观展平台,助力丝博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23-11-16 14:11:11

  • 丝博会,现代农业“国家队”蓄势待发!

    【智库观察】丝博会,现代农业“国家队”蓄势待发!

    第七届丝博会将于11月16到20日在西安举行,日前,记者从杨凌示范区工业和商务局获悉,本届丝博会杨凌展团的国家高新区展(杨凌)展位将展示七大板块内容。

    2023-11-16 11:11:16

  • 【投资促进】28个国家将亮相国际交流展 第七届丝博会彰显“国际范儿”

    作为本届丝博会主要参与单位,陕西省贸促会将承办国际交流展、“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商事法律合作论坛、2023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西安)圆桌会等活动。

    2023-11-15 15: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