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 高技术制造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据了解,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研发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涵盖了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2019-12-20 12:12:34

  • 24省半年报:区域经济亮点颇多 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近期,地方政府半年“成绩单”密集亮相。截至7月25日,已有24个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有17个省份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有15个省份半年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显示出经济运行的平稳态势。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亮点颇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2019-12-19 20:12:50

  • 探索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也是新时代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2019-12-19 20:12:28

  • 淮安:以生态经济打造淮河流域区域协作样板

    淮安:以生态经济打造淮河流域区域协作样板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淮安的鲜明底色、鲜亮特色。”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毅不无自豪地说。据了解,淮安市生态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实施。“首提首推城市,淮安紧紧抓住这一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高位规划、统筹衔接、一体推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加快落地落实。”周毅说。

    2019-12-19 20:12:18

  • 石碧华:区域经济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回顾和总结7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未来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面向未来,我们要加快解决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2019-12-19 20:12:08

  • 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指示精神,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打造优势互补、相互融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2019-12-19 20:12:13

  • 区域发展呈现哪些新局面?从“四经普”公报读懂中国经济

    未来,随着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的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持续完善,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将持续加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等城市群将吸引更多人口聚集。

    2019-12-19 20:12:59

  • 轨道上的“云贵川”,点燃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轨道上的“云贵川”,点燃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成贵高铁沿途串联起四川、云南、贵州汇集了众多红色文化、数十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贵高铁的开通将为缩短中国西南地区乃至西北地区与华东、华南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加快云贵川三省城市群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将为云贵川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9-12-19 20:12:26

  • 数字经济助力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正通过资金网络、商业信息网络、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普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西部地区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融合搭建了桥梁,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注入新的动能。

    2019-12-19 20:12:15

  • 协同发展纵深推进 区域经济同心花开

    快速增长的数字,反映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政策带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等各方面力量为河北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今年以来,河北继续紧抓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扎实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领域协同向深度广度拓展,各地积极对接、主动承接,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2019-12-19 20:12:05

  • 四川宜宾:酒文化搭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12月17日,有着“长江第一城”和“中国白酒之都”之称的宜宾,引来11个国家和全球13家国际名酒企业代表齐聚,共襄“第三届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盛事。

    2019-12-19 20:12:44

  • 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有四大趋势

    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和产业经济发展艰难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2019年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以下四个方面将继续取得较大进展。

    2019-12-16 22:12:57

  • “一带一路”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带一路”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内外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影响世界的讨论较多,而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其所可能引领的全球化新模式却很少有人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集中讨论如下四个问题:第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合作重点和经济学实质;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第四,“一带一路”倡议所提供的全球化新模式。

    2019-12-16 22:12:36

  • 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生变 中部成最强增长带

    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生变 中部成最强增长带

    “在很长的时期内,中部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的步伐还会加快,其中,武汉、郑州都有米字型高铁,两地经济增长的空间将很大。”陈耀说。

    2019-12-16 22:12:09

  • 区域经济新格局显现 高质量均衡发展成重点

    日前,发改委等部门前往长江经济带等城市调研高质量发展,以推动相关体系和政策出台。区域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直是各项政策和改革推进的重点,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发展格局。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区域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深化改革;同时,注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2019-12-16 22:12:52

  • 中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积极加强周边交往,参与二十国集团、东盟与中日韩、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相关全球和区域合作机制,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各方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2019-12-16 22:12:35

  •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校如何当好“最强大脑”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校如何当好“最强大脑”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湾区,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技,也必须有一流的高等教育。放眼世界,大湾区的崛起都离不开‘最强大脑’——高校群。”对于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用“最强大脑”作为概括。

    2019-12-16 22:12:21

  • 中国如何让区域经济成为发展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正逐渐成长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3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上,如何让其保持强劲动力成为与会者关注焦点。

    2019-12-16 22:12:21

  • “美食旅游”拉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局长那日苏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呼伦贝尔是旅游大市,这些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在旅游旺季,会组织一些美食品鉴活动、美食节,或者是美食一条街等,吸引游客。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推出,也是希望草原羊肉品牌带来溢出效益,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2019-12-16 22:12:45

  •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主动力转向第三产业

    《报告》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逐渐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

    2019-12-16 2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