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煤岩气开发进入快车道

2025-06-10 14:27: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技术 进入 快车道 93
“煤岩气的发现,是油气地质理论认识的突破,表明1500米以深的煤岩储层同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所长李永洲表示。

近日,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发布数据显示,该公司煤岩气日产气量创新高,达到822万立方米,相当于年产能30亿立方米。其中,我国首个百万吨煤岩气气田——大吉气田,近3年来产量迅速提升,较去年同期产量翻了一番,目前具备200万吨油气当量生产能力。

“煤岩气的发现,是油气地质理论认识的突破,表明1500米以深的煤岩储层同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所长李永洲表示。

但煤岩气的开发并不容易。煤岩气地质特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开发方式上注定与煤层气截然不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水昌形象地比喻,“开采煤岩气,就像在又松又软又碎的介质中开辟‘高速公路’,通过压裂将气体释放,还需要沿着‘高速公路’将气体运出来。这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说难度很大”。

“煤岩气是一种用非常规油气的理念、非常规技术开发的非常规能源,技术含量更高。”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周立宏这样概括煤岩气的开发生产。

面对“压得开、稳不住”的难题,建设者探索从“直井常规压裂”转向“水平井大规模压裂”开发技术转型,积极构建有效渗流缝网,力争取得质的突破。2021年12月4日,吉深6-7平01投产即高产,日产超过10万立方米,成为我国第一口深层煤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功勋井”。

近年来,经过不断创新探索,煤层气行业攻关形成“一趟钻”“黑金靶体织密缝网压裂”等关键技术,创新实施全生命周期一体化采气工艺,高质量完成大吉区块两期煤岩气开发先导试验,有力支撑了煤岩气规模效益开发。

2024年8月30日,中国石油高效建成我国首个百万吨油气当量煤岩气田——大吉气田。2025年3月27日,大吉气田实现二开水平井核心技术突破,采用二开井身结构,实钻水平段长度1587米,打破二开结构水平井最长水平段纪录及最快钻完井周期双纪录。4月23日,长庆油田成功完钻国内首口2500米超长水平段煤岩气水平井,刷新我国陆上煤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段一趟钻和最长裸眼段3项纪录。5月22日,大吉气田煤岩气日产量突破650万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区块累计产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水平井平台达9个,最高单井累产超过7000万立方米。

随着开采技术不断创新,煤岩气开发逐渐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今年3月,吉深6-3井台2口煤岩气水平井完钻,煤层钻遇率均保持在98%以上。工程技术企业也在煤层由浅向深的探索过程中进步。中油测井技术人员逐渐摸清了煤岩气的“脾气”,形成了煤岩气水平井互补性测井工艺方案和6项特色测井评价技术,为煤岩气储量准确计算和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测井支撑。

同时,要实现煤岩气高效产建,还必须算好经济账。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勘探开发建设分公司经理王伟介绍说:“我们充分利用运筹学方法优化施工模式,创新工艺材料,让‘低成本、高产量’开采成为可能。以压裂施工为例,一方面在大吉区块建立完善的供水管网,使单方供水成本相较于车辆运输降低了近50%;另一方面通过研发新型耐盐压裂液减阻剂,利用压后返排水配置压裂液,使用水量较以往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热点推荐
  • 十年磨一剑:全应科技IDIC数智一体机的技术积累、行业落地与未来合作方向

    【能源创新】十年磨一剑:全应科技IDIC数智一体机的技术积累、行业落地与未来合作方向

    2025 年展会以“深 AI 能源,数创未来” 为主题,设置7大展区助力供采对接,同期举办多场数字能源主题论坛及沙龙活动,聚焦绿色低碳,推动技术交流、产业协同与可持续发展,构建行业生态共同体。

    2025-09-26 14:09:50

  • 【生命科学】旺源集团骆驼冷冻精液繁育技术体系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日前,“新疆高产乳用驼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开展高产乳驼品种选育与高效冷冻精液技术研发,成功突破了制约骆驼繁育核心技术瓶颈,为骆驼优良繁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5-09-15 09:09:18

  • 铂力特参与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助力口腔修复数字化升级

    【产业观察】铂力特参与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助力口腔修复数字化升级

    铂力特自主研发的齿科专用金属3D打印设备,成功解决了关键硬件设备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为项目成果转化提供了核心支撑。

    2025-09-02 2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