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如何“再上台阶”?杨伟民:需做好五项工作

2021-03-22 16:34:18   来源: 中新社 中国经济 如何 再上台阶 杨伟 做好 五项 工作 中新社 943
中国已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的基本逻辑就是要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已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如何“再上台阶”?在20日至22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将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以此引领“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杨伟民表示,中国已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的基本逻辑就是要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对于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杨伟民表示,应该从问题出发,针对现有问题做好相关工作。他提出5点建议。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更有韧性的供给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扩大内需,但不仅仅只是扩大内需。仍需要深入地、持续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型产业比较少,难以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在供给侧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产业、消费品产业、文化旅游业等。

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构建自立自强的技术格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有些技术必须自立自强,攻克一些“卡脖子”技术,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对接。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把国内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造更好结合起来。

三是扩大居民消费,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外需占比大幅下降,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内需带动。构建完整内需体系,要把战略重点放在扩大居民消费上。

四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建以居民收入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分配格局决定内需格局,推动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要再以GDP(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要以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否则很难改变以投资和政府消费为主的需求格局。

五是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要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能和水平。

热点推荐
  • 投资北京 迎来合作新机遇

    【智投中国】投资北京 迎来合作新机遇

    “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在首钢园精彩启幕。本次大会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承办,会上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代表北京面向全球释放发展机遇,书写开放合作新篇章。

    2025-09-12 11:09:14

  • 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举办

    【智库观察】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举办

    9月10日,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在北京首钢园成功举办。大会以“生态对接·共创未来—构建AI生态协同新范式”为主题,吸引300余位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方与人工智能企事业单位代表参会。

    2025-09-11 18:09:07

  • 【智库观察】国声智库2025年上半年工作智库座谈会在京举办

    会议全面总结国声智库上半年以来各项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贡献智库力量。

    2025-08-07 17: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