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靖峰)3月2日,记者从省知识产权局获悉:历时8年谈判达成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于3月1日生效,陕西共11个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互认清单。
通过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欧双方首次大规模互认地理标志,有利于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并惠及双方消费者和企业。第一批双方互认的各100个地理标志于协定生效之日开始保护,其余各175个标志将于协定生效4年内完成保护。
陕西被纳入互认清单的地理标志产品为横山大明绿豆、眉县猕猴桃、石泉蚕丝、紫阳富硒茶、榆林马铃薯、泾阳茯砖茶、汉中仙毫、富平柿饼、韩城大红袍花椒、周至猕猴桃、铜川苹果。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署并生效充分显示了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为陕西地理标志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提升知名度提供了保障,同时有利于促进欧盟相关产品的进口,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三五”以来,陕西全面加强地理标志培育、运用和保护,有效地理标志商标由“十二五”末的74件增长到139件,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9个,总数达到86个,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达到246家。地理标志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川渝四方携手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作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欧亚经济论坛创办20年来,有效拓展了中国与欧亚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2025-09-26 11:09:22
由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研发的“中欧班列指数”是2025欧亚经济论坛中国陆港与物流枢纽发展会议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欧班列这一贯穿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迈入数字化评估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09-24 22:09:21
西安与欧亚经济论坛携手并进、同心致远。回望历史,张骞西行,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再看今朝,中欧班列驰骋,铁流铸就新通道。陕西开放交流合作的步伐从未停止。
2025-09-23 23: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