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

2020-11-16 12:09:0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传统 文化 产业 数字化 智能化 加速 470
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和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11日联合发布的《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0)》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度影响,广州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应用进程也将全面提速,文化消费领域将出现快速新旧交替和市场分化。

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和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11日联合发布的《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0)》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度影响,广州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应用进程也将全面提速,文化消费领域将出现快速新旧交替和市场分化。

报告分析认为,2019年,广州文化发展的总体态势是稳中有进,在公共文化服务、文艺创作生产、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商旅融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文湾区共建共享、城市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进展。

其中,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截至2019年底,广州每万人室内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已达到1280平方米,位居全国前列。61家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已实现夜间开放。文化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已达2369家,上市文化企业33家,高新技术文化企业1305家,文化产业园区220多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9个,已形成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格局。全年旅游接待总数达到2.45亿人次,同比增长10.06%;旅游业总收入为4454.59亿元,同比增长11.14%。

报告同样指出,当前广州城市文化辐射力影响力与城市发展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文化经济与文化消费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依然明显。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所长曾恒皋表示,“一些边远城区的文化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产业在区域发展上严重失衡,文化消费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和消费结构不均衡。”

报告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事件”的深度影响,广州文化发展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传统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文化消费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升级,以文化消费线上化。预计将有更多文化企业和资本加大数字化文化产品的项目研发和市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应用进程将全面提速。而文化新业态加速发展,也将为广州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大契机。

因此,报告建议,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商业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商业服务企业加快完成场馆智能化和服务数字化改造升级。同时,优先加强在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文商旅重点项目、文化产业园区等关键区域的新基建项目的规划布局与投资建设,利用新科技、新基建的契机引领广州文化服务产品的创新和文化消费的升级,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促创新、增投资、稳消费、拓贸易,确保文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热点推荐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文化产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在“人工智能+”行动部署和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引下,我们亟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文明发展范式,将五千年文明积淀转化为数字时代的创新动能。

    2025-08-12 16:08:39

  • 【产业观察】浙江台州临海 传统眼镜产业向智造升级

    近日,一场中国眼镜产业“大国工匠互聘共享”促共富活动在浙江台州临海举行,这也是临海眼镜产业有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一次大讨论。

    2025-07-02 17:07:58

  • 【文化产业】“打捞”传统色里的中国故事(新语)

    北京东五环辅路,一排黄栌绽放着一丛丛云雾般的花朵。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节,人文纪录片《寻色中国》刚开始拍摄试片,在专家指导下,我们方才明白,一直熟视无睹身边的这些小灌木,居然曾经是用于染色的植物。

    2025-06-17 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