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
西部网讯(记者 李媛 赵昊)“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三年来,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形成创新案例370个,其中16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表扬,5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今天(4月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介绍了陕西自贸区成立三年来的改革创新成果。
建立“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政府管理新机制
翟北秦介绍,陕西自贸区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方式,由便利管理主体向便利市场主体转变。将229项省级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委托)自贸试验区办理,100项“证照分离”改革任务在区内全面落实。推行商务秘书和“集群注册”服务,登记办结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推广“24小时自助信包箱”服务模式、“人脸识别”微警认证、全城通“港”速递服务,实现“零跑路”线上服务。
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压缩至50个工作日。建立“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政府管理新机制。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知识产权专业法庭和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作用,实现调解、仲裁、诉讼有效衔接,依法妥善化解贸易和投资争端。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介绍了陕西自贸区成立三年来的改革创新成果。
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57853户 新增企业注册资本7071.1亿元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扩展。总结形成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军民融合企业核心人员信用担保贷款”“‘长安E贷’线上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翟北秦说,通过不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缩短办事时间、优化政务服务、主动对标国际标准经贸规则等改革探索实践,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实现了区内市场主体加速聚集。截至2019年底,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57853户,其中企业38588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7071.1亿元。
上一篇:中欧班列成国际供应链重要支撑
下一篇:西安:科技成为创新发展强大支撑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课题组组织撰写的一部智库报告,通过分析上合组织成立至今的发展成就、取得的经验教训和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探究组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组织的未来作出展望。书中还附有上合组织成员国总体GDP规模情况和成员国相互贸易情况,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发展15年大事记。
2025-09-29 12:09:49
作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欧亚经济论坛创办20年来,有效拓展了中国与欧亚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2025-09-26 11:09:22
9月25日,西安高新区人工智能产才融合发展交流会暨2025年第三期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在丝路科技人才资本大市场成功举办。
2025-09-26 09: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