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观地名NO.024 | 北京隆福寺:凤凰涅槃再谱地名新传奇

2020-07-22 09:56:03   来源: 中国网 11416
北京隆福寺作为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内涵的地名,不仅标注了京城这处特定空间的地理坐标,同时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载体,记录着历史发展的变迁、社会发展的历程以及民众生活的变化,积淀着这方水土几百年来深沉的精神与不朽的追求

“大兴县,不问事,隔壁就是隆福寺;隆福寺,卖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这句歌谣出自明清时期脍炙人口的《北京地名童谣》。地名童谣就像一张活地图,通常以某个城门为起点,按照一定方向和路线行进,将沿途的著名建筑和名胜古迹串连起来,既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

这句歌谣里的隆福寺位于今北京东城区,见证了北京城近600年历史沧桑,其地名的由来自然缘于这里历史上的地标性建筑——大隆福寺。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大隆福寺,恭仁康定景皇帝立也。”明正统十七年(1448),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所俘,明代宗(景帝)继承皇位。翌年,明英宗被放回朝,幽禁在南宫,称太上皇。过了几年,明代宗依旧不甘心,为了巩固政权,他决定从幽禁明英宗的南宫移石伐木,修建“大隆福寺”,寓意“天恩浩荡,洪福齐天”。

image.png

大隆福寺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是一座由三世佛殿、三大士殿、藏经殿、转轮殿、毗卢殿等组成的五进大寺院。在明代,它是北京唯一的番(喇嘛)禅(和尚)合一寺院;到了清代,成为雍和宫的下院;民国初年,香火依然繁盛;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还残存庙宇的遗迹。历史上,它曾留下“南有夫子庙,北有隆福寺”的鼎鼎美誉,也留下了隆福寺这个老北京人都家喻户晓的显赫地名。

2019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乡愁印刻在人们的心底,更栖居在故乡的地名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地名一直以来都是故乡的第一份记忆,它承载着乡愁,也成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北京隆福寺作为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内涵的地名,不仅标注了京城这处特定空间的地理坐标,同时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载体,记录着历史发展的变迁、社会发展的历程以及民众生活的变化,积淀着这方水土几百年来深沉的精神与不朽的追求。

ce700835-0250-4214-b73f-3f35f4cf2855.jpg

2019年8月29日,隆福寺项目重要组成部分——隆福文化中心在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隆福大厦开幕。

一、追忆历史文脉,借助商业奇迹造就地名影响力

北京隆福寺自落成之日便香火繁盛。有庙必有庙市。旧时,庙市在人们的消费格局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乾隆年间的《日下旧闻考》称隆福寺庙会为“诸市之冠”。《燕京岁时记》也记载:“九、十日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骈阗,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一大市会也。”《清末北京竹枝词》这样唱道:“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其中东庙指的就是隆福寺。“一日能消百万钱”正是隆福寺庙会商业状况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新兴消费空间兴起,逐渐成为城市消费风尚的引领力量。隆福寺先是从庙市转变为东四人民市场,再改建成国营商场,后又发展成当时北京营业面积最大、最具现代化元素的高端商业大厦。隆福寺这个地名也伴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愈发响亮。

二、开拓时代价值,依托文创科技促进地名新发展

自1993年的“火烧旺地”之后,隆福寺一直没有停止寻求再造计划。尤其近十年,从“十二五”规划打造的“文娱一条街”到“十三五”规划定位的“有老北京特色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走廊”,隆福寺“浴火重生”的道路愈发清晰。在《东城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提出,隆福大厦将建成新的首都文化地标之一。

image.png

1.天台古建,延续历史空间。历史上,隆福寺因寺成名。1996年建筑学泰斗吴良镛院士主持设计新隆福广场,不仅恢复了隆福寺牌楼,还在隆福大厦天台重建了“大隆福寺”。四座大殿庄严肃穆,继承了隆福寺近六百年的文化底蕴。站在这里远眺西方,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红墙绿瓦的景山北海,展示着北京的古都神韵。远眺东方,高耸入云的中国尊、灯火辉煌的CBD,又焕发着北京的现代风貌。隆福寺正坐落在历史古都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成为人们穿越古今的历史空间。

2.功能多元,共享文创空间。首都文化新地标的定位,使得隆福寺在深度挖掘人文历史的同时,融入更多的现代文化元素,从纯粹的百货商业华丽转身为复合的文创空间。文创空间讲人文、讲时尚、讲艺术,是蕴含着丰富理想情怀的综合性体验场所。作为新地标的隆福寺一期,融合了城市书房、艺术社区、文化中心、特色餐饮、共享办公等多种业态,拥有众多差异性的公共开放空间。例如,隆福大厦库房变身文创办公空间,引入著名的按日付费购买工位的共享办公品牌We Work。又如,由隆福大厦员工食堂改建而来的木木艺术社区,出自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及他的B.L.U.E.建筑事务所,外表颇具太空感,融美术展览、艺术影院、艺术衍生品商店、创意活动等于一体,是文创空间中将文化与商业有机融合的典范。

3.融入科技,畅游娱乐空间。在科技与人文大融汇的时代,科技为文创插上了翅膀。隆福寺二期建设 (2020-2022年)将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例如,在明代隆福寺的大殿中有多座巧夺天工的藻井,是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北京古建博物馆内。通过科技手段,它们有望在隆福寺二期改造中得以复原。又如,隆福寺昔日的长虹影院将变身成为“中国之窗”飞行影院,通过VR互动娱乐、全息投影秀等科技形式成为全国首家以全实景航拍飞行影院为核心的复合空间,通过创意科技与沉浸式体验展现中华文化。

4.深度合作,拓展交流空间。文化无国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优秀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隆福寺二期开放后,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等世界知名博物馆将在这里拥有专属的创意空间,汇聚世界文明,开展深度合作。隆福寺将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协调共融的首都文化新地标。

三、整合优势资源,携手周边街巷构建地名生态圈

隆福寺位于城市核心位置,北至钱粮胡同,南至东四西大街,西至美术馆东街,东至东四北大街,占地面积约15.5公顷。基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它适于借鉴四川成都“宽窄巷子”的业态模式,整合资源,联手周边街巷打造地名生态圈。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由三条东西方向的老街(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以及街道之间的居民宅院组成,分别代表着老成都的闲生活、慢生活和新生活。三条街巷既业态多样、特色鲜明,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旅游商业模式。

image.png

对于隆福寺,也具有这样的地理优势和地名优势。在以隆福寺为中心方圆三公里以内,耳熟能详的地名比比皆是——故宫、王府井、中国美术馆、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每一处地名都传承有序。

地名生态圈的构建对地名文化传播以及地名生态圈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隆福寺不仅与王府井步行街形成商业互补,与77文创园、五道营、南锣鼓巷实现文创互动,还可与国子监街、东四胡同群落等相结合,带动周边的胡同游、故居热。未来,隆福寺二期还将与故宫博物院一起规划故宫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共同打造“紫禁城外赏故宫”的文化基地。再如,以隆福大厦一层的更读书社为例,它是一个致力于提供线上线下文化服务和品质生活服务的文化品牌,从开业初便与东城区第一图书馆(距离约2公里)合作,开启“图书馆+书店+文创”的全新阅读模式。在这里,读者可自主办理北京联合读者卡,凭卡在北京各大图书馆及更读书社内畅行借阅。

image.png

综上,隆福寺,经凤凰涅槃必将再谱地名新传奇。地名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代的标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蕴含着人们最初、最纯真的情怀。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唤醒人们对家乡人文的记忆,才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积极发掘地名蕴含的当代价值,才能使老地名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本文作者:李海荣,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基金部干部;北京史研究会理事。


中国网《智观地名》栏目简介:

搜狗截图20年07月22日0946_1.jpg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记忆,也是了解一方水土的重要窗口。地名文化应成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牵引。我们用理性的声音回望传统,用睿智的见解讲述中国。聚焦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交流,携手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

热点推荐
  • 【产业园区】北京朝阳累计引进培育72个“两区”突破性项目

    围绕金融创新、数字经济、人才服务、政务服务、中医药服务贸易等特色领域,朝阳形成了57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其中,“数字增信文旅产融模式”“跨境数据托管服务平台”“中医药服务贸易新场景”等9个案例获得全国复制推广,“预付费资金监管模式”“以’知产’引’资产’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3个案例获得北京市复制推广。

    2023-09-06 12:09:43

  • 北京石景山将建设数字人民币科幻应用场景 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北京石景山将建设数字人民币科幻应用场景 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北京市石景山区将以科幻创新场景为引领,以消费、民生、政务3大基础场景为特色,拓展数字人民币全门类应用,形成“1+3+N”全域试点模式,让数字人民币与民众生活深度结合,打造“数字人民币综合性试验区”。

    2023-09-06 12:09:21

  • 2023服贸会丨北京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 金融总资产超200万亿元

    【产业观察】2023服贸会丨北京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 金融总资产超200万亿元

    随着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北京不断推动金融扩大开放。率先启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试点,落地全国首个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基础设施的公募REITs试点规模在全国领先。

    2023-09-06 1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