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仓颉庙:触摸古老文字 感受红色文化

2020-07-11 11:47:20   来源: 人民网 探访 仓颉 触摸 古老 文字 感受 红色 文化 人民网 渭南 652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说文解字·叙》中的这段记载,表述的就是仓颉造字的事迹。

人民网渭南4月2日电 (韦衍行)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说文解字·叙》中的这段记载,表述的就是仓颉造字的事迹。4月2日上午,“清明祭初祖文脉传华夏”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白水县仓颉庙,感受中国古老文字的精髓。

a.jpg中华仓颉碑林

仓颉庙呈南北长方形状,高墙厚垣环绕四周,建筑布局完整,庙内建筑庄重古朴,整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别为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寝殿、墓冢。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因此,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余年。

b.jpg仓颉庙内一景

 庙内石碑多座,皆是书法史上名贵宝物。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胡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伟介绍,这其中尤以《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该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共28字,重现了象形文字的原貌,这28字相传为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形。

f44d305ea0c81e0e43ba08.jpg《仓圣鸟迹书碑》

 仓颉庙内,大殿旁、院墙下、行道边,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古柏。而这些古柏,古已有之,东汉延熹五年之“仓颉庙碑”即有记载“庙内古柏郁郁葱葱”,虬枝盘旋、各具情态,也各得其名。其中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长柏壁,抱槐生长,故曰“柏抱槐”,可谓庙内一景。每一株古柏皆历经几多风雨、见证沧海桑田,都有其独特的传说和特性,都是不可复制的历史资源。

 仓颉庙不仅有着上古的历史风韵,更是汇集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就位于仓颉庙内。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采访团参观了西北野战军第一次代表会议纪念展室、西北野战军警卫室、西北野战军电讯室等。1949年1月11日至23日,中共西北野战军在白水县武庄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解放大西北做了准备。

r.jpg 西北野战军电讯室旧址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军驻扎期间,一名炊士班战士取干柴时,将庙中"二龙戏珠柏”中间看似“珠子”的圆树头锯掉,彭德怀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在庙内举行的军民联欢会上批评了这名士兵,并亲笔题写了仓颉庙古柏保护令:“仓颉庙是国家文物。凡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的全体指战员,均须切实保护文物古迹,严格禁止攀折树木,不得随意破坏。切切此令。”

  此事虽已过了半个世纪,但至今在白水人民中传为美谈。


热点推荐
  • “数字丝绸之路文化工程”在西安启动 大唐西市携手灵境拓扑共建跨国合作新平台

    【项目推荐】“数字丝绸之路文化工程”在西安启动 大唐西市携手灵境拓扑共建跨国合作新平台

    9月27日上午,由陕西省文化产业协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大唐西市集团主办,陕西灵境拓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 “数字丝绸之路文化工程启动仪式”在西安大唐西市成功举行。

    2025-09-29 11:09:28

  • 【产业观察】西安网评:西安承千年文脉,树文化自信之帜

    近日举办的“关学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不仅是对宋明理学思想的深度探寻,更是西安以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5-09-20 20:09:33

  • 【文化产业】方红卫出席“关学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并致辞

    9月20日,“关学与书院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关中书院举行。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出席并致辞。

    2025-09-20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