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2月17日电(记者 王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0多名专家17日在深圳参加第四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指标选择与示范,建立针对“一带一路”的地球大数据信息汇聚与共享机制。
本次会议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主办。DBAR是一项由中国科学家发起、于2016年5月启动的国际科学计划,致力于推动以地球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地区可持续发展。
DBAR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报告时说,DBAR计划已提出利用地球大数据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科学范式,实现了“展示+共享+在线分析”三位一体的地球大数据服务能力。DBAR将不断搭建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继续加强地球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共享和互利互惠,开发和推广地球大数据应用服务,引领地球大数据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在16日召开的DBAR科学计划工作会议上,来自20多个国家的80名专家经过讨论,通过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估方案,并决定据此共同开展相关案例研究工作。
9月13日上午,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CIFTIS)“丝路金桥国际合作系列活动”之“尼日利亚-中国数字经贸合作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
2025-09-16 17:09:31
6月9日,第九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DBAR 2025)在四川成都举行。大会聚焦数字技术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合作与应用,吸引了来自近3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及机构代表参会。
2025-06-10 11:06:23
中欧班列、数字乡村、跨境电商、智慧城市……搭乘“数字快车”,锚定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目标,陕西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拼搏奋进的昂扬姿态,让这片古老的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
2024-04-18 11: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