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流营商环境开启改革新局面

2019-12-08 12:34:3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营商环境 改革 356
日前,财政部、北京市政府与世界银行主办的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闭幕。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改善明显,下一步要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公正监管。

25.jpeg

日前,财政部、北京市政府与世界银行主办的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闭幕。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改善明显,下一步要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公正监管。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同时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大事”、国务院重点部署推进的“要事”、是事关经济发展的“急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如何优化怎样优化上“做文章”。

创新监管方式,注重政府服务效能的时效性。近年来,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相对应的监管方式也还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例如,当前网络购物、网约车、网络外卖平台、共享经济等发展迅速,带来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应考虑质量与安全该如何保障?显然,这些问题仅靠企业和市场的自我净化是不行的,还需通过监管来进行校正。好的监管不是关门禁入,而是开门有序进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凡是有利于促进创新或产业升级的新业态,凡是便利于人们生活的新业态都应该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同时,做好权力纵向与横向配置架构的顶层设计,还要做好权力下放的配套措施,提升基层部门的承接力。

强化“营商软环境”建设,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政府转变现有环境的重要抓手。聚焦产业链,强化“营商软环境”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可以围绕各优势产业链开展政策宣传,鼓励各社会组织机构结合各自专业优势,积极发挥协同引智引资作用,以解决企业现实问题为目的,协助政府各部门、各开发区聚焦细分产业链,对企业实施各项产业帮扶服务,推动企业开展跨区域横向协同,提升区域产品链生产配套能力,改善“营商软环境”。如此,才能以实际成效打造更优质更高效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但需要“硬措施”来托底。“梧桐茂兮,凤凰来栖”。当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国内各大城市改革发展竞争,如今也正在转向优化营商环境的竞争。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以赢得主动、取得优势,需要主动找差距、找不足,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创新,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用“硬措施”来托底,立起深化改革的“攻坚意识”,才能真正涵养出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

“改革风正劲,扬帆恰当时”。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变革、新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意义,开启经济发展新引擎,奋勇创新,加快深化“放管服”改革,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奋力开启发展新局面。

热点推荐
  • 【智库观察】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述评之三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2025-08-05 10:08:44

  • 黄汉权:“十五五”要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

    【学术研究】黄汉权:“十五五”要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关键是抓住改革的“牛鼻子”,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标志性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2025-07-24 21:07:08

  • 黄汉权:“十五五”时期要加强改革的协同性

    【学术研究】黄汉权:“十五五”时期要加强改革的协同性

    ​“十五五”时期各地方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表完成相关的改革任务,改革的协同性非常重要。每项改革都要与整体改革、与其他改革措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冲突,乃至相互掣肘。

    2025-07-22 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