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春节

2024-02-22 13:37:30   来源: 《中国新闻发布》  作者:萧放 501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先民很早就选择了以农耕为主的生计方式,依傍农事节气时序,形成了中国时间认知系统与传统节日体系。中国传统节日与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的“二十四节气”一样,是世界节日文化的独特风景,它在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与生活服务功能上甚至超过了节气时令系统,在当代中国有着更为广阔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与羌年已分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纽约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由此可见,中国春节蕴含的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观,与联合国的使命和愿景不谋而合。

上古至今,纵观“年”字三千年

“春节”名称虽然不过百年历史,但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至少已经走过了三千年。自夏商周三代,到汉魏六朝、隋唐,再到宋元明清各历史朝代,岁首名称多有变化,辛亥革命后才定名“春节”。岁首的产生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随着周朝礼俗文化地位的确立与历史影响,后世的人们将“年”作为岁首的通称。以正月初一为新年是从汉代开始,准确地说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大年的名称虽屡有变化,但大年节的习俗模式依然传承。

汉代岁首称为“正月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历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新年时间从正月初一开始,官方在新年必须举行盛大朝会;民间则清洁环境,祭祀祖先,拜贺宗亲乡党。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南朝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述荆楚年节民俗:元日人们鸡鸣而起,先到门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然后,家人依次拜贺尊长。

隋唐春节,称为“元日”“岁日”“元正”。元日是新春的节日,“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卢照邻《元日述怀》)。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地位,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日七天假期是元日当天加上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民间元日阖家团聚,设宴欢庆。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是国家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岁首的春节,是传统社会官民共享的第一大节。从年节的千年演变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官方每到岁首举行盛大朝会,以隆重的朝仪显示帝国的威严与统驭力,同时也借观看节日灯火与欣赏杂艺表演之机与民同乐。民间年节则历时一月,特别重视除夕、新年与元宵,热烈祥和的贺岁礼仪不仅加固了家庭伦理关系,增进了家人的亲情,同时也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得到调整与再造。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节日方面,是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出现分离,春节在公共社会中的地位时常发生变化。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将西历元月一日定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此,中国改以公历为纪年标准。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获得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易名为“春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同年12月23日,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传统节日也逐渐出现复兴趋势。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建设传承“我们的节日”,春节传统回归社会愈益成为国人共识。春节作为中国民俗大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既是居住在祖国的中华子民的共同节日,也是海外华人的重要传统节日。

团圆之乐与时代之基:春节文化的价值内涵

传承三千年的岁首新年,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传统,蕴蓄着丰富的历史认知价值与现代社会文化价值,是一宗巨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第一,春节民俗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伦理价值。自汉武帝太初元年确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之后,两千多年来,我们的岁首大年就与立春节气靠近。立春节气,为四季循环之首,大年在民国时期得名春节,与大年所在节令时段有着密切关系。虽然传统社会大年以元日、元旦、正日、新正命名,但大年节俗中早就包涵了与立春节气相关的元素,如大年的春联、宜春帖、春酒等,王安石《元日》诗中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就形象地歌咏了元日与新春的内在关联。春节新年在辞旧迎新之际,以贴春联、春帖,饮春酒,吃春卷、春饼等节俗呼应着立春节气,人们以喜迎新春的姿态,践行着人与自然时序的和谐。

第二,春节民俗以祭祀祖先的方式,促进人们与历史对话,增强人们的历史责任感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意识,为特定族群的文化认同提供助力。同时,春节民俗以家人团聚为核心,以隆重的年夜饭仪式,召唤散在四方的家人回归故乡,享受亲情盛宴,并以围炉守岁、夜话家常与拜年祝福的方式,强固家庭人伦。对于家庭价值的坚守,是春节走向世界的积极因素。

第三,春节民俗的社区认同价值。春节除了家庭团聚外,还是亲邻交往的重要机会,城乡社区居民春节之际以人情往来、拜贺新年、欣赏年戏与庙会社火等活动形式,增进社区成员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实现社区有机团结与文化认同。

第四,春节是生命活力激发与民俗艺术集中呈现的时机。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将四季视为生命机体,认为人类的生命节律与季节时序同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生命力量发动生长的季节,人们通过春节民俗活动与迎春仪式,激发生命活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为了呼唤与彰显春天,大年春节,人们以窗花、春联、年画、花馍等静态艺术物象与社火、小戏、龙狮之舞等动态民俗表演艺术呈现民众手艺、心智与力量。这些与民众心灵密切结合的民间艺术,是宝贵的具有高显示度的春节文化元素,也是易于与世界人民沟通的艺术语言。

从“中国时间”到“全球时刻”:春节走向世界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共生与文化共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胶合剂。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人类文化共享的要素与功能,将春节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奉献给世界,是我们的良好愿望。春节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应用价值,是她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是以强大的国力与文化影响力为基础的,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与重要内容。

目前,在欧美地区主要城市或者华人聚居地区,春节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春节都是法定假日。美国纽约华人享受春节假日,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重要城市在中国春节期间都有主题庆祝活动。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中外交往日益频繁,中国春节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农历新年(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机构的假日,中国春节正在不断走向世界,这是中国与亚洲各国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春节作为中国人独特的时间体系与智慧结晶,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传承千年之后,借助联合国的国际平台,走向更广阔的现代世界。

当今世界是息息相通、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新年伊始,喜庆祥和、温情优雅的春节是我们奉献给世界的最好礼物,期待春节早日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欣赏的文化时间。


作者: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

原标题:《从民族文化到人类共同价值:走向世界的中国春节》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