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引领 知识产权赋能新中医

2024-01-30 14:34:26 1454
数字中医就是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传统中医药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积累的原创知识财富。如何保护并继承好中医药传统知识,建立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相互衔接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是推动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1年印发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围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多元价值优势,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从政府合作、医疗、科研、贸易、产业、区域国际合作、教育、文化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任务。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不断完善和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日前,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规定了部分中药材资源及生产技术、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中国珍贵濒危植物药用成分提取加工技术、中医医疗技术、中药的配方和生产技术等禁止出口或限制出口。

中医智库成果丰硕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探究更为高效的平台建设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新路径,引领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今年3月,陕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院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签署课题合作协议,合作开展《“一带一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的调研及编写工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研究、规划编制、专家论证、成果转化等领域的优势,探索切合各地实际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究院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数字中医”和“共生健康学”倡议,研究院重点对我国102味药食两用产品的开发进行专项研究,与国声智库共建中医药智库要参,围绕药食两用主题已经推出了4期研究专辑。2023年8月11日,研究院在京举办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座谈会”,并与国声智库专家举办了“数字中医 智库对话”系列活动。

助力中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陕西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声智库共同成立了“陕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院专家走进陕西省柞水县盘龙药业生态园召开“一带一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秦药国际传播座谈会。“一带一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将把盘龙药业作为示范案例进行专项研究,为国家相关部委制定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研究院在此期间先后到陕西北极宫生物集团、陕西盘龙药业集团、铜川宜君彭祖药谷、延安中药制药厂、陕西神龙集团、陕西世樯集团、西安隆德堂中医馆、西安205所卫生中心中医馆、陕西秦岭秦药中医博物馆等地开展研究调研工作。为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提供政策指导、智力支持和价值赋能。

数字中医开创中医强国新局面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中医药的数字化升级转型----数字中医,符合世界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符合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数字中医就是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传统中医药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是建设中药材产业服务数字化云平台。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中医道地药材模拟种植示范系统”,实现从药材的育种育苗、栽培种植管理、采摘采收、初加工、精加工到大宗药材交易全覆盖,服务全国的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中药材产业用户提供信息、交易、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溯源、检测、产业技术、生产资料、保险等一站式产业服务。

二是建设全国性数字化中药研发科技开源创新平台。鼓励和引导开展中医药原创性、引领性联合科技攻关,设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科技开源创新平台将重点开展中药原创基础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立项支持中医药科学化建设,加强数字医疗在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示范,研制中药创新发展所需的关键设备,实现关键技术跨代际突破。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科技开源创新平台应用基础研究,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形成国家战略型科技力量,融入国际医学体系。

三是建设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的“数字中医家庭医生服务平台”。陆续开发出“数字中医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数字中医康养标准化服务系统”、“数字中医健康调理效果评估系统”、“数字中医人体中医健康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系统”、“中医药强国健康共生康宝卡积分系统”并获得国家版权保护中心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的成果。平台将个人的医、食、住、行、健等生活场景全部置于健康管理系统中,满足人们“不得病、少得病”的健康夙愿。

融媒时代文化传播与人才计划

研究院与中国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平台,开设中国中医频道,开展人物对话,宣扬新中式养生理念,弘扬传统中医食养文化,讲好中国中医药故事。2023年9月,倡议发起“大医精诚人才计划”,推出“国医世家”人才IP,挖掘中国民间中医大师,组织提供更细分、高阶、多元的养生服务和产品,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扬药王精神,为共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平台发挥中医药人才专业优势。

创新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主要指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的高级生产要素为支撑的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为提升中医药创新能力,研究院在北京搭建中医药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与资本平台,组建北京德荣共生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出基于“刺激--适应理论”的“共生健康学”,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和未来中医健康管理有机连接,目前正在录制可传播的视频课程,为健康中国建设建立知识理论基础。

研究院积极布局“中医+大数据”的新型模式,研究出了基于SSTM中医证候诊断系统的个人健康水平测评系统及AI智能硬件,该系统能够对个人和组织群体的健康水平进行数字化表达,将传统中医诊疗服务中的“望闻问切”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推动中医诊断标准化,为数字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应用场景。此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项,为研究院数字中医战略的实践打下基础。

研究院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通过中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医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转型,2023年共获得专利、文字版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22项,对创新成果予以全面保护。2024年研究院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不断完善研究院组织架构,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成为研究院的科研力量,壮大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实力。二是致力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平台的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志愿者行动计划”为抓手,向基层群众普及“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42条”。三是不断完善提升数字化智能“健康水平测评系统”的准确性,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医药文化建立国际传播话语权提供标准和工具,为中医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