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龙:如何在三江源保护中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

2022-09-26 10:40:34 968
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综合研究站进入国家级野外台站序列,我省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开创新局面。目前已建成 3带1台4示范点的“监测-研究-示范-转化”的监测研究布局,为青藏高原生态监测网络发展作出新贡献。

如何在三江源保护中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  陈世龙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感谢组委会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我今天主要谈一下我们如何在三江源保护中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以及怎么样像马校长说的,我们听了八位专家所做的报告受益匪浅。青海省三江源区从2000年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到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COP15大会上宣布正式设立5个国家公园,我们三江源国家公园排在第一。一直以来三江源区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青海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工作,比如2000年就设立了三江源保护区。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我们还需加大三江源区的科技支撑力度。从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变化方面来讲,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多年冻土面积减少,湖泊面积增加;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上游年径流量显著增加。过去35年间,青藏高原生长季平均植被指数显著增加,但2000年以来其增加趋势减缓。1961-2010年间,青藏高原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增加了1.4 ℃、1.8 ℃和1.2 ℃,平均每十年增长0.28 ℃、0.36 ℃和0.25 ℃。青藏高原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青藏高原整体正在变暖变湿,高原东侧局部地区正在变暖变干。其实高原东部地区就是我们三江源所处的地区。同时,青藏高原固液水失衡及其生态效应也非常明显,整体来看,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固液水结构失衡,液态水体储量的增加导致“水潭”结构失稳,灾害风险突显。

三江源区是我省现代冰川最为发育的地区。据统计,三江源地区共发育冰川1732条,面积2499.7 km2,分别占全省冰川总量的45%和66%,主要分布玉树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玛卿岗日等。近年来受区域升温的影响,三江源区冰川面积退缩,水储量减少。例如,2010-2018年长江源区直门达站、黄河源区唐乃亥站和澜沧江源区香达站年平均径流量,较1956-2000年分别增加了35.5、7.2、0.2亿m3。

同时,三江源区的冻土消融及其生态效应也非常凸显过去3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8.6%。198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不断扩大,总面积由1980年的4×104 km3增加至2018年的5×104 km3。呈扩大趋势的湖泊多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内流区,而这些区域也是多年冻土的主要分布区。通过对未来100年的情景预测,若维持现在的气温增长率,多年冻土将经历更加剧烈的退化,融区最深可达68 m;且未来冬天只有地表至地下5 m以上的区域会产生季节性冻结,地下水入湖排泄量将不断增加,地下水入湖量对湖泊补给的贡献率达到22.31%。

第二,讲一下我们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研究进展情况。大家知道我们是1962年建所的,今年我们建所已经60年了,中国科学院当时在青藏高原建立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就是为了摸清青藏高原的动植物资源,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所在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作,早在“八五”期间就开始做了,1990年开始在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开展三江源草地恢复研究工作。我们一直从“八五”期间做到现在,比如说现在三江源区草地恢复所用的这些地方标准40个,包括建立了3大类8套系列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等还在三江源地区推广和应用。“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获得了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大家知道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成立,我们为了做好支撑,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建了一个叫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这个跟西北高原生物所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实体化运行。2018年9月18号举行研究院揭牌仪式,同时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重点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特殊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模式研究,建立国家公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发民生保障技术和退化草地修复示范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和国家公园管理长效机制等,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技术保障,为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模式示范。我们也深度参与了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建立了长期监测样地,同时,我们初步揭示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时空动态变化,2000年以来,三江源区18个保护分区中13个保护分区的植被状况明显好转,尤其是扎陵湖、鄂陵湖湿地保护分区和星星海湿地保护分区植被指数年增长率极显著。另外5个保护分区植被指数无显著变化或降低,如当曲湿地保护分区、多可河森林灌丛保护分区、格拉丹东雪山冰川保护分区、果宗木查保湿地护分区、索加-曲麻河野生动物保护分区。大部分保护分区植被指数年度增长率表现为:核心区 > 缓冲区 > 试验区,18个保护分区中11个保护分区核心区植被指数年度增长率高于缓冲区和试验区。

同时,近20年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区域的保护成效显著。2000-2019年,三江源区54%的草地轻度好转,30%无显著变化,10%的草地显著好转,5%草地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68%、0.35%和0.11%。

通过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创新和技术示范,建立了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缓解国家公园的人地矛盾提供方案。以保护优先的原则,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现行的“两区”基础上增加外围支撑区(生产承接区)。以区域理论载畜量每公顷0.58标准羊单位为牧压上限核定家畜数量,将牧民合理的放牧活动作为国家公园原真性、完整性的一部分,把放牧作为生活资料而不作为生产资料,以满足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的生活习惯和对肉奶的基本需求为底线,重新核定每户最少牲畜饲养数量,转移超载家畜到外围支撑区,优化区域功能,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维持保护核心区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建立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我们也推动了推动了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与家畜平衡补偿示范工程。大家知道三江源区食草的野生动物也很多,我们提出以区域理论载畜量为牧压上限核定国家公园内的家畜数量,转移超载家畜到公园外的外围支撑区,实现“保护”与“生产”功能的区域优化配置,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保持“区内”野生动物更大生存空间,“区外”营养均衡牧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放牧压力,为解决国家公园“人畜地矛盾”提供示范样板。实施“三江源区代表性动物基因资源保护与利用重大专项”,建设青藏高原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基因库。,三江源不仅是我国重要江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有蹄类动物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维持中具足轻重的作用,青藏高原有28种有蹄类动物,其中10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青海科技厅组织实施了“三江源区代表性动物基因资源保护与应用”,目前已解析三江源10余个代表性动物基因组,包括青藏高原有蹄类动物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等,食肉类动物雪豹,大型猛禽高山兀鹫以及长江、澜沧江和黄河原始、特化和高度特化鱼类,建立了青藏高原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基因库,为研究青藏高原动物种群演化和动态及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提高对物种保护和生态系统原真性的认识,为动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范式。

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综合研究站进入国家级野外台站序列,我省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开创新局面。目前已建成 3带1台4示范点的“监测-研究-示范-转化”的监测研究布局,为青藏高原生态监测网络发展作出新贡献。

第三,科技支撑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以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核心,建立健全“1+N”模式的野外生态系统监测联盟,强化重点区域冰川、冻土“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规范化运行。

2、深入开展三江源地区冰川、冻土调查评价,进一步摸清冰川、冻土资源本底。建立健全冰川、冻土动态变化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开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一支监测能力强、科研素质高的研究团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