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尔翔:给MEM新生的“幸福公因式”

2022-07-28 20:43:01   来源: 窦尔翔 513
向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的评价,一个人向善必须保障对方不对自己作恶,他人也不能要求向善之人对自己产生恶性体验。

应北京大学MEM迎新之邀,临时加写这段日记。我想,北大学子受学校文化熏陶,连巾帼英雄们也都善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就以“幸福管理工程”为题,既祝愿学子们在北大求学期间学习、婚恋、生活、工作幸福,也希望学子看清Web3.0元宇宙产业的必然趋势,坚信中国必将推动国际价值观重构的趋势,所有的人都能获得“跨时空幸福”。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第一句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里,一般家人相处是很和睦的,而且家里人都互相关心,不会像宫廷剧里面那样勾心斗角,暗箭伤人。”其实这些道理具有主体上的普适性,可以微缩到个人,也可以扩展到企业、团体、国家和人类社会。

社会制度不想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丁是丁卯是卯,人们似乎难以找到究竟应当如何相处的统一尺度模式。正如中国俗语所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里都有一些旁人不为所知的难事,每个家庭都有别人所不同的烦恼。看着貌似很幸福的家庭,也有自己的烦恼事,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而已。”如果增加经的易念度,人类和平度就会增加。

这正是《道德经》、《佛经》、《圣经》、《论语》等等被人们奉为“封神膜拜”的原因所在。这些“教义”总体上是教人行善的,有利于人类熵减有序。但是由于环境、习惯、心理、认知等的差异,各国各族各地的信仰风格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因此而发生教派和教派血雨腥风的争斗。美好愿望模式亟待“普通话”、“普通化”、普惠化。

可否将社会制度“科技化”,寻找到一个相对具象客观的向善公因式?如果能找到,岂不是有利于不同的人、家庭、企业、国家的理解、合作和交流吗?向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的评价,一个人向善必须保障对方不对自己作恶,他人也不能要求向善之人对自己产生恶性体验。因而双向向善就是要保证每一次互动中双方的幸福最大化。

这个幸福公因式不会随着时间地点空间主人翁的变化而变化。大家都去想,我想出来的公式是:幸福公因式=(其中a=0.1,b=0.3,c=0.6,显然,a+b+c=1)。该幸福算法遵循生产力二分法:技术生产力越落后,实体产业占比越大,分母越大,幸福指数越小;制度生产力越先进,主体格局越大,幸福指数越大。

单个主体的幸福指数的差异是两个差异的商:来自于人性拾级而上的进阶程度“除以”来自于追求实体财富、金融财富还是信息财富的结构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人重视情报、不怕小米加步枪的物质落后,同时有党指挥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底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的乐观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流模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格局。革命取胜。

以马斯克为代表的新兴独角兽企业家,如贝佐斯、扎茨伯格、任正非、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等都是被信息生产力重构过的产业,而国内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实业,以货币、银行、投资银行、衍生品为代表的金融业都呈现衰落之势。同时,不管是兴盛还是衰败的产业,不管是道德底线或者格局大小,凡是干得风生水起的无不都处在心流的幸福滋润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