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智“疫”】⑨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重在精准发力

2020-02-27 12:46:02   来源: 中国网 1190
中国网政务联合新型智库“国声智库”策划推出【专家学者智“疫”】专题系列报道,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疫情有关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发挥智库机构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功能和国家媒体平台的作用,助力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中国经济尽快恢复平稳发展。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献策献力,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帮助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国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有效进展,国家部署谋划,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努力恢复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的背景下,下一步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尽快回归正常轨道?如何有效消除肺炎疫情对我国的影响?疫情防控工作还将如何开展?中国网政务联合新型智库“国声智库”策划推出【专家学者智“疫”】专题系列报道,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疫情有关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发挥智库机构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功能和国家媒体平台的作用,助力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中国经济尽快恢复平稳发展。

WechatIMG494.jpeg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重在精准发力

何德旭 王学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研究部署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到目前为止,包括财政资金定向支持、减税降费、财政贴息、物资采购等在内的财政政策,包括流动性投放、定向贷款、融资便利等在内的货币政策,为助力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和资金支持。现在看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将持续暴露,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尤其是要“精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多措并举全力应对未来经济下滑的风险。

一、高度关注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为了尽快、尽早控制疫情蔓延和扩散,近期各地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措施,如控制人员少流动甚至不流动,这些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样一些做法,必然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宏观层面来看,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受到影响。首先遭受冲击的是消费,尤其是服务业消费。春节假期原本具有“节日效应”,是服务业消费的一段高峰期。但是,由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线下消费又难以转移至线上,包括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旅游和影视娱乐等行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也同样受到波及。这些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30%,就业人数也占总就业人数的30%左右。其次是进出口,特别是产业转移压力骤增。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出现新趋势,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部分跨国企业已经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等其他国家或地区。叠加疫情期间复工复产难,不排除跨国企业进一步转移产业。比如由于中国供应商生产中断,现代汽车暂停所有在韩国的生产线,本田对中国境内工厂停工等等,都会促使跨国企业重新考虑全球产业链配置。再次是投资,尤其是影响外资进入中国的信心。虽然我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但疫情作为“黑天鹅”事件,或多或少影响外资进入中国的信心。

从微观层面来看,各类市场主体都陷入困难。非金融企业部门方面,中小微企业暴露出明显的脆弱性。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自身实力雄厚,尚有一定的回转空间。而中小微企业由于复工复产面临许多困难,现金流缺失,同时还要支付租金、工资、税收、贷款本息等,虽然各地已经出台了一些延缓的举措,但最终仍需要由企业担负。如果应对不当,一批中小微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居民部门方面,失业风险加剧。由于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甚至有的中小微企业停产歇业,并同时实施降薪甚至减员,必然加剧失业风险。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果出现较大规模失业情况,带来的就不只是经济问题,更可能是社会问题。金融机构部门方面,商业银行系统面临严峻考验。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商业银行将直接承担坏账损失,如果是出现产业链式或区域式的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商业银行可能陷入更大的流动性风险。政府部门方面,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也面临挑战。非金融企业、居民部门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商业银行系统压力增加,财政收入势必会受到影响,同时又要增加财政支出,二者效果叠加,使得政府部门特别是杠杆率本来就较高的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充满挑战。

二、“精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要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关键是要“精准”运用各项财政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确保财政经济运行可持续。

一是拓展功能财政的作用空间。我们看到,2010年以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出当年的预期财政赤字率,比如2019年预期财政赤字率为2.8%,近十年来的预期财政赤字率最高不超过3%,属于较为典型的平衡财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又叠加疫情这一特殊事件的影响,2020年财政政策更应拓展功能财政的思路,也就是要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规模与结构,这也就意味着要将赤字率提高至3%甚至更高的水平。我国近年来预期财政赤字率不超过3%的标准,借鉴的是欧盟对其成员国的要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赤字率都保持较高水平,甚至一度超过10%。提高赤字率,意味着增加政府负债。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9.2%,与欧盟对其成员国60%的警戒线相比,还有较大的空间。因此,一定时间的功能财政不会造成政府债务风险,也不会威胁财政可持续性。

二是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疫情的影响和冲击波及方方面面,减税降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出于疫情防控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考虑,必须把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包括增值税减税等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执行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现阶段,有两个涉及“精准”减税降费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其一是,减税降费的阶段性与长期性。长期性的减税降费措施需要更长的执行周期,疫情背景下,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可能更有助于各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比如可以直接减免6个月失业保险,按2018年失业保险收入1171亿元计算,可为企业节省支出585.5亿元。其二是,减税降费的针对性与普遍性。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出台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主要针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主体。目前,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主体,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应向这些主体倾斜,给予其直接的、更大幅度的税费减免。

三是用好政府专项债券。积极财政政策中,政府专项债券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之一。当前形势下,一方面,要提高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019年提前下达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2020年2月又下达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由地方政府更大规模地发行专项债券,增加地方政府可利用资金。另一方面,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投向,除了需要符合《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中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生态环保项目、民生服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五大类领域以外,还要聚焦公共卫生重点领域,比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等。

三、“精准”发挥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

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增加市场流动性,关键是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确保资金“精准”流向真正需要的主体。

一是加大优惠利率信贷的支持力度。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截至2月14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金额已经超过5300亿元,支持力度相对较大。除了要求不得对困难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之外,还应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好专项再贷款额度,定向支持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同时,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特别是要给予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优惠利率,以金融贷款利率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实施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根据受疫情影响程度大小,对地区、行业和企业进行分类,实施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地区层面,给予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省特别优惠与便利,比如支持相关企业发行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给予制造业重点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省份更多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尽快顺利复工复产。行业层面,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旅游和影视娱乐等服务业,应获得更多金融服务与支持。企业层面,小微企业回旋余地较小,民营企业发展受困,这两类企业应重点关注,力争降低其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三是适时适当降准和降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还可以表现在适时适当降准和降息。降准方面,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目前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2.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0.5%,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下调余地。截至2019年9月,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1.8%,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0.8%(2011年6月)相比,也有一定的下调空间。降息方面,以市场化方式疏通传导渠道达到实际利率下行目标。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35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降息71次,降息成为全球应对经济下行的重要工具。2019年推出的LPR,是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以市场化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为依托,用好各类借贷便利工具,提高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在信贷中的比重,引导LPR进入下降通道,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作者简介:

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学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热点推荐
  • 第六届《货殖论坛》暨“一带一路”十年联天下  “一带一路”发展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智库观察】第六届《货殖论坛》暨“一带一路”十年联天下 “一带一路”发展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10月21日,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国声智库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货殖论坛》暨2023“一带一路”十年联天下“一带一路”发展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人才综合服务港召开。

    2023-10-21 22:10:57

  • 智库观中国:欧亚经济论坛搭建开放合作大平台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智库观中国】智库观中国:欧亚经济论坛搭建开放合作大平台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智库观中国:欧亚经济论坛搭建开放合作大平台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3-09-28 10:09:50

  • 【智库观察】国声智库主题教育学习班在京举行

    聚焦职责使命,力求学懂弄通,在深学细照笃行中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加主动地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增强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

    2023-09-06 11:09:43